有關實施雙重認證措施以登入個人網上/流動銀行服務
為進一步加強保安,由2020年10月上旬起
1,客戶必須以雙重認證方式登入個人網上/流動銀行服務,為使客戶能順利登入及繼續使用上述服務,本行將分兩階段實施以下措施:
階段一:率先體驗新的登入流程!由2020年8月30日至2020年10月上旬1
客戶可率先體驗雙重認證登入流程:
個人網上銀行服務 |
|
- 於登入頁同時提供雙重認證及傳統登入方式
- 客戶可於輸入使用者身份及密碼後按「雙重認證登入」,使用「流動保安編碼」或實體「保安編碼器」2 3 4 登入服務
- 如客戶未能透過雙重認證登入服務,仍可按「登入」以使用者身份及密碼進行登入
|
透過「上商理財」手機應用程式登入服務 |

|
- 客戶可登記並使用「流動保安編碼」登入服務
- 如客戶仍未登記「流動保安編碼」,仍可沿用使用者身份及密碼進行登入
|
階段二:由2020年10月上旬起1正式實施
客戶
必須使用雙重認證方式登入服務:
個人網上銀行服務 |
|
- 於登入頁只提供雙重認證登入方式
- 客戶須按「雙重認證登入」,使用「流動保安編碼」或實體「保安編碼器」2 3 4登入服務5 6 7
|
透過「上商理財」手機應用程式登入服務 |
|
- 客戶須登記並使用「流動保安編碼」登入服務5 6 7
|
為免影響客戶使用相關服務,請確保已登記「流動保安編碼」或持有有效之實體「保安編碼器」
2 3 4,以進行雙重認證登入個人網上/流動銀行服務。
有關雙重認證
|
本行已推出全新「流動保安編碼」作為雙重認證工具。透過Google Play Store或App Store下載「上商理財」手機應用程式,並進行簡單登記,便可即時進行雙重認證以登入及確認指定網上交易。有關「流動保安編碼」之詳情,請按此。
本行將會逐步以「流動保安編碼」取代實體「保安編碼器」,如客戶仍未持有雙重認證工具,本行建議客戶登記「流動保安編碼」,毋須額外攜帶實體「保安編碼器」便可隨時隨地使用個人網上/流動銀行服務。
|
此外,由2020年10月上旬起
1,客戶於每次成功登入個人網上/流動銀行服務後將收到電郵或短訊通知。
因應實施雙重認證及登入提示,請客戶確保
已於本行登記最新及有效之手機號碼及電郵地址,方可登記「流動保安編碼」及收取相關保安通知。如需登記或更新您的手機號碼及電郵地址,請
按此查閱登記方法。
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本行客戶服務熱線2818 0282 (選擇語言後於主目錄選按8)。
註:
- 有關確實實施日期,請留意本行之通知、網頁及個人網上/流動銀行服務之最新公佈。屆時客戶需要更新「上商理財」手機應用程式以繼續使用服務。
- 如客戶已申請實體「保安編碼器」但仍未啟動,需登入個人網上銀行服務,選擇「個人化設定」 > 「啟動保安編碼器」進行啟動。啟動後,客戶使用個人網上銀行服務時將會被要求使用實體「保安編碼器」雙重認證方式登入及確認指定網上交易。
- 本行將會逐步以「流動保安編碼」取代實體「保安編碼器」,如客戶持有之實體「保安編碼器」失效 (如電池耗盡、損壞或遺失),請立即致電本行客戶服務熱線28180282進行報失或停用,並建議客戶登記「流動保安編碼」以進行雙重認證以登入服務。
- 如客戶持有本行之實體「保安編碼器」,則仍可使用實體「保安編碼器」進行雙重認證以登入個人網上銀行服務。客戶亦可同時登記「流動保安編碼」,請繼續妥善保管實體「保安編碼器」以作以下用途:
- 「流動保安編碼」現階段只適用於個人網上/流動銀行服務。客戶仍須使用實體「保安編碼器」或「短訊一次性驗證碼」進行雙重認證以登入網上/流動股票買賣服務。
- 當客戶成功登記「流動保安編碼」後,個人網上銀行服務的交易將會自動透過「流動保安編碼」以取代「實體保安編碼器」進行驗證。不過,當「流動保安編碼」因各種原因被停用時,客戶將可使用原有之實體「保安編碼器」以登入個人網上銀行服務及確認指定網上交易。
- 於雙重認證措施正式實施初期,如客戶未能以「流動保安編碼」或實體「保安編碼器」之雙重認證方式登入個人網上/流動銀行服務,客戶於輸入個人網上銀行使用者身份及密碼後,可暫時使用「短訊一次性驗證碼」之雙重認證方式登入相關服務,本行可隨時停止提供此雙重認證方式而不作另行通知。
- 「短訊一次性驗證碼」由本行免費提供,但建議客戶應向所屬的流動電話網絡供應商查詢接收有關短訊會否收取費用,本行概不承擔有關費用的任何責任。
- 如使用「短訊一次性驗證碼」之雙重認證方式登入,本行將按客戶於本行登記之手機號碼發送「短訊一次性驗證碼」,請確保已於本行登記最新及有效之手機號碼以收取「短訊一次性驗證碼」。
- Apple、Apple標誌、iPhone、Touch ID及Face ID均為Apple Inc.在美國及其他國家註冊的商標。
- App Store為 Apple Inc.之服務商標。
- Google Play和Google Play標誌均為Google LLC的商標。Android是Google LLC的商標。
- 如中英文版本有任何差異,一概以英文版本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