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行注意到近日有不法之徒偽冒銀行員工發出虛假短訊/電子郵件,以「釣魚」方式引導客戶前往第三方網站,騙取客戶之個人資料、密碼、保安驗證碼、信用卡號碼等敏感資訊。本行特此提醒客戶,切勿隨意點擊任何由手機短訊、電子郵件、二維碼、互聯網搜尋器或社交網絡平台所提供之銀行服務超連結。在收到任何聲稱代表銀行發出的手機短訊、電子郵件或來電時,必須時刻保持警覺,並細心注意以下地方:
- 手機短訊或電郵之目的:詐騙訊息通常會透過社會時事或特殊情境去騙取受害人的信任。以下為一些常見例子:
- 接種疫苗:騙徒宣稱可幫忙訂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或有關疫苗接種之預約已被拒絕
- 收取政府現金發放/電子消費券:騙徒聲稱可幫忙登記收取款項,並要求提交有關個人資料
- 參加問卷調查
- 參加抽獎
- 換領禮品
- 確認郵件/包裹收發
- 了解高息投資產品
- 審批交易指示(針對企業客戶)
- 解鎖網上銀行
請注意本行不會透過手機短訊、電郵或預錄電話,直接要求客戶提供其敏感資料,如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賬戶編號、提款卡/信用卡號碼、網上銀行使用者身份及密碼、一次性密碼等。此外,當收到任何轉賬要求時,切記要再三核實收款人的身份、銀行號碼及該要求的真確性。客戶可聯絡 反詐騙協調中心 (ADCC) 的「防騙易18222」反詐騙諮詢熱線 ,以協助應對懷疑騙案。
- 內容及附件:請細心檢查訊息之內容或標題是否帶有不正確的文法、拼字或其他錯誤資訊。如果訊息帶有附件,請勿隨意打開。
- 電郵地址或網頁域名格式: 收到電郵時,應首先檢查發送者之電郵地址的網域(@shacombank.com.hk)。欺詐網址亦會嘗試偽冒銀行名稱,常見方法為加上英文字母、數字或符號。故此,請檢查網址的域名(如: shacombank.com.hk)以及是否為「https」起首,以確保瀏覽的連接安全性。如有懷疑,切勿點擊有關連結及提供任何個人資料、財務資料或保安驗證碼。
- 來電的電話號碼:請注意本行不會以任何由「+」開頭的電話號碼來聯絡本地客戶。如有接到有關來電,客戶應即掛斷電話。
如客戶對任何收到的訊息有懷疑,請勿提供個人或戶口資料,並盡快致電本行客戶服務熱線 (852) 2818 0282 與本行核實。
如客戶曾根據可疑訊息提供了個人或戶口資料、密碼或進行任何交易,請盡快致電本行客戶服務熱線 (852) 2818 0282 及立即向警方報案。
有關更多保安提示,請定時瀏覽本行網站。